比爾‧柏金斯(Bill Perkins)在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中提出一個看似平凡卻蘊藏哲理的問題:我們每天辛苦工作的目的,真的是為了在臨終時銀行戶頭上的一堆數字嗎?
書中強調一個重要理念:懂得花錢,其實是最好的投資。
如果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沒用來創造回憶,
那你究竟是為了什麼在工作?
上面這句話深深觸動我,因為它點出了我們許多人未曾思考的盲點:我們是否把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,耗費在累積財富卻忘了享受人生上?
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健康與時間都在流逝,如果不懂得善用金錢,我們可能錯過真正讓生命有意義的機會。
★《華爾街日報》暢銷書
★ 亞馬遜財經暢銷書、編輯評選最佳書籍(Best Nonfiction)
★ 經濟學家、企業家、暢銷作家、知名演員一致推薦
「人生要過得好,而不只是活著。」
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告訴你:如何100%享用金錢,做出人生最好的投資。
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.柏金斯(Bill Perkins)認為: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,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,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。因為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: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。但是,很多人卻為了賺錢,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。
比爾.柏金斯提出的「死前財產歸零」(Die with Zero)是指,只要存夠退休的錢,並且要給家人、要捐作慈善的錢都給了,你就應該充分享用金錢、投注更多精神創造難忘的人生經驗──不要在辦公室耗上更多時間,也不要等到年紀太大,什麼都做不了才後悔莫及。
從你的錢和人生中,得到你想要的一切。
三個核心觀念,改變你的金錢觀
柏金斯認為,理想的人生財務規劃應該圍繞以下三個核心:
1. 提早享受人生的體驗
與其等到退休後再去實現夢想,不如在身體還健康、精力還充沛的時候去旅行、學習新技能或追求熱愛的事物。
畢竟,某些夢想是有「有效期限」的。
人生的黃金時期短暫,等待往往意味著錯過。
2. 用金錢創造難忘的回憶
金錢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能幫助我們創造無法用數字衡量的回憶,比如與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。
柏金斯提到,當我們回顧一生時,真正令我們感到幸福的,是那些充滿情感與意義的經歷,這些回憶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。
3. 避免積累過多的"死亡財富"
與其讓遺產成為家人的負擔或遺憾,學會有計劃地分配財富,讓它在你和愛的人真正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。
柏金斯甚至提倡「及早贈與」,在你有生之年便分享財富,從中看到它為他人帶來的改變與喜悅,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滿足感。
為什麼我們害怕花錢?
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我不禁反思:我們為什麼總是存錢卻不敢花?
也許是害怕不確定的未來,也許是長期被灌輸"儉以養德"的觀念。
但柏金斯提醒我們,過度的儲蓄只會讓你錯過生活的精彩。
他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:
如果你明天就會離開人世,
你今天的財務選擇是否會讓你感到滿足?
這個問題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花費習慣,並意識到,生活的價值不僅在於擁有多少金錢,而在於如何善用它。
比如,你有沒有想過,自己辛苦存下來的財富,可能在未來因為通貨膨脹或意外事故而縮水,反而讓你錯失了當下的幸福?
更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改變"花錢是一種罪惡"的心態。
適當地花錢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,尤其是當它幫助我們實現夢想或帶來滿足時。
我們應該學會在合理範圍內享受,而不是把生活完全壓抑在儲蓄的壓力下。
如何實踐「活在當下」的財務智慧?
如果你想將柏金斯的理念融入生活,不妨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:
1. 定期檢視你的財務計劃
問問自己,當前的儲蓄與消費比例是否真正反映了你的價值觀?
是否有太多錢被留待未來,而現在的自己卻無法享受應得的快樂?
2. 設立體驗目標
把你一直想完成的事情寫下來,並制定實現的計劃,比如學習一種新語言、探索一個陌生的國度,或是和家人朋友一起舉辦一次特別的聚會。
這些計劃不必過於宏大,但應該是你發自內心渴望的。
3. 學會花錢買時間
如果有些雜務讓你感到壓力,不妨考慮花錢雇人代勞,將省下來的時間用於陪伴家人或從事你真正熱愛的事。
時間比金錢更珍貴,花錢買時間其實是一種聰明的投資。
4. 及時分享財富
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才考慮如何分配財富,學會及早分享,不僅能看到受惠者的快樂,也能更好地享受自己帶給他人的影響力。
讓金錢為你的人生服務
這本書不僅是一堂財務課,更是一堂人生課。
它教會我們如何以智慧的方式花錢,最大化生命的價值與快樂。
金錢應該是幫助我們實現理想的工具,而非束縛我們選擇的枷鎖。
如果你對這些理念感興趣,為什麼不試著閱讀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並在生活中實踐書中的建議呢?
我還想聽聽你的看法:
- 你最近一次讓金錢幫你創造的美好回憶是什麼?
- 你是否曾因害怕未來而延遲享受人生的體驗?
- 你最想在當下完成的夢想又是什麼?
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,讓我們一起討論如何讓金錢成為活在當下的助力,而不是束縛。
讓我們用智慧和勇氣,把握每一刻,創造一個充滿意義的生命,並學會用金錢投資自己的人生!
以下是一些 YouTube 延伸閱讀的影片